1 2 3
诚信指数 6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公司首页
企业介绍
企业新闻
产品列表
联系方式
资质荣誉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上海鱼缸定做公司
保安岗亭制作
上海包装盒公司
礼品盒厂
上海礼品盒厂
上海礼品盒
雅虎
上海包装盒厂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靖庆包装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上海礼品盒/上海纪念礼品盒
发布日期:2010-03-25

有专家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搞好生态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行循环经济。实行循环经济完全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比如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包装盒,从裁剪、印刷、装订、运输,要消费多少人力、财力、物力,更得伐用多少宝贵的林木啊。但是,许多人把那崭新的纸盒一次使用后视为垃圾一般,随手扔掉了。这种传统经济性的生活方式,既浪费可贵的资源,又加重环境污染。国家应该立法,规定有关单位有偿回收使用包装盒,尽可能做到循环使用,这样能节约大量人力、纸张、印料、钱财乃至绿色林木等等,必将大幅度降低成本。当然,也有人提出,循环经济固然好,但是大量减缩生产,是不是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本期来稿就如何开展废弃物回收利用,实行循环经济进行讨论。

发展绿色包装产业

浦江  东升:
    有效地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遏制污染,正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走出一条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坚持包装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因此,要发展绿色包装产业,就必须以“循环经济”的思路来统揽全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二,推进清洁生产,反对过度包装。目前,包装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多数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经营方式,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原材料消耗高等。包装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在实用包装、多功能包装、多次循环包装上下工夫,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包装物的使用量,抵制一切过度包装和包装费用大于商品价值等各种“反客为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三,坚持宣传引导,努力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对研制开发绿色包装产品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可以在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积极引导资金向绿色包装产业倾斜。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努力下,定能解决好“包装盒”的问题!

能回收利用的
废弃物还很多

东阳市南马镇中 陈全洪: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不应仅仅限定在包装盒上,废纸、农业塑料、废旧家具电器产品,都应被列在回收利用的范围中。
    面对这么多的生活和工业垃圾,各个家庭首先要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养成不随意丢弃的良好习惯,并在废品回收之前,先做好垃圾的整理分类,以便配合废品中转站的回收工作。按散点分布的原则,在居民区和工业区科学合理地设立尽可能多的废品回收中转站,以保证各类各种垃圾的及时、顺利地回收、处理。在中转站,大量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可运往发电厂,转化为电能或热能。还有些垃圾如废纸等,可进行再加工,转化为相应的生活用品。同时相配套地设立一定数量和门类的修废点,一些稍经修缮就能再次使用的如沙发、桌椅等破损家具,可运到相关厂家进行维修,以便二次利用。

包装盒价高于商品

东阳横店  周艳君:
    现在的商品包装是越来越精美,一个包装盒的价格可能比里面物品的价格还高。记得有一次,我买一个小挂件,只要1元钱,而我想要包装那个挂件的盒子,老板告诉我要5元钱,由于挂件是我自己用的,我就放弃了那只盒子,但如果我是送人的,我肯定会买下那只盒子。而那只盒子到了朋友手里,可能也只是被随手一扔,进了垃圾箱。如果这只并没有损坏的盒子能继续重新使用,厂家的生产成本就可降低,而且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都可降低。我想厂家应该综合考虑,让消费者自行选择要不要包装盒,除去了包装盒成本的物品,可能更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这样,消费者就不会望着精美的包装盒和高昂的价格而却步了,或许这样更能促进产品销售,促进经济的发展。

“两斤笋三斤壳”实在浪费

    “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5年春天,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如是断言。在承载了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下,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性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与此根本不同,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俗话说,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再利用和废弃物的回收再生,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据《市场报》报道,海南每年扔掉的月饼盒有300多万个,仅此一项产生的废铁、废木、底纸等就多达700多吨。另据统计,每年全国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而包装衬衫所用纸盒只是沧海一粟,如果算一算所有商品包装用纸量以及要砍伐的树木,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用“两斤笋三斤壳”这句俗语来评价目前许多产品的过度包装现象,是再贴切不过了。本可以简单大方的月饼包装,非要弄成多层宝阁式提篮、龙船形礼篮等样式不可。各类保健营养品的包装也往往“喧宾夺主”。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货真价实、物有所值,仍然是取舍商品的最重要标准。近些年来,崇尚绿色消费的人越来越多,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选用环保电池,不购买污染环境的产品……因而,商家要在绿色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包装。
    对那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包装盒,政府应该立法,监督企业回收加以循环利用。对成效显著的企业,可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倡导“绿色消费”。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民族。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就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美德。循环利用资源,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的途径,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科学方法。   (北山)

国外针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法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一般家庭的废弃包装大量增多(诸如月饼盒等),一般家庭留着无用大多丢弃。笔者认为,当前要考虑的不是缩小包装盒生产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怎样做好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的问题。
    循环经济,正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最有效利用资源的循环经济之路,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大力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笔者以为,必须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使发展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很多国家都有相关法律条文规定。
    根据芬兰《垃圾法》的有关规定,生产厂家在对商品进行包装时,要尽可能地将包装的体积和重量限制在限度内,但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安全及卫生标准,并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在商品包装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包装的回收和再利用,必须将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限度;在制作包装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包装材料尽可能少含有害物质,以便在包装垃圾处理时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2004年9月,芬兰修改了《垃圾法》,规定减少包装垃圾的同时,必须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根据这一新规定,年营业额超过l00万欧元的厂家在向本国市场提供产品和商品的同时,应对产品包装的回收利用承担责任。
    目前,德国政府正着手出台第三版的《包装条例》,计划对所有一次性包装饮料,一律征收25欧分的“押金”。如今,虽然《包装条例》几经修改,但条例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首先尽量避免产生包装垃圾,一旦包装垃圾无法避免,优先寻求再利用,尤其是材料的利用,然后再考虑能量上的利用和无害化的清除。
    日本虽然是一个十分讲究商品包装的国家,但是其商品包装一点也不奢华,更不会出现外包装成本高于商品价值的问题。日本政府在1995年就制定了《容器包装回收法》,明确规定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有义务将各种包装废弃物回收,进行循环利用。该法还规定必须将容器包装废弃物严格分为金属类、玻璃类、纸类以及塑料类,充分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消费者应在指定的时间,将废弃物摆放在指定的地点,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由其指定的回收企业定时回收,并送到指定的工厂进行加工利用。此外,日本政府还制定了《推进循环性社会形成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等。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韩国则早在 1992年,便开始实施被称为“废弃物预付金制度”,即生产单位依据其产品出库数量,按比例向政府预付一定数量的资金,根据其最终利用废弃资源的情况,再返回部分预付资金。从 2002年起,韩国将“废弃物预付金制度”改为“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即从限制排污改为废弃资源的再利用。2004年和2005年,食品盒、方便面泡沫塑料碗、合成树脂、外包装材料等将先后实施“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如果生产者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产品达不到一定比例,政府将对相关企业课以罚款,罚款比例是回收处理费的1.15倍至1.3倍。
    循环经济在国际上已成为潮流。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已形成一个由政府、民间组织、企业联盟、社区公众、拾荒者和再生利用厂商组成的垃圾资源化循环系统,废饮料盒再利用率已达到20%。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新建的生产厂都存在着“等米下锅”的情况。杭州富阳富伦纸厂月处理能力为300吨废包,但目前每月只能回收10吨左右。有关人士呼吁,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循环再生产企业,也需要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要借助学校、街道社区、废品回收系统、环卫系统、环保志愿者的力量共同回收废包,让其得到充分利用。
    另外,发展循环经济除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法律的监督约束、社会各界的支持、企业的自律外,还需建立相应的非政府组织机构专门从事该项工作,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保证。
                        (何生英)

把节约当成美德、一种生活方式

    仔细检查我们的生活行为,能够发现许多不可理喻的事:比如,请人家到饭店吃饭,点的菜总是超出实际的消费量,常常是吃一半剩一半,剩下的宁可扔掉也不会打包带回家。买车,总想买大排量的小车,而不愿买节油的小排量车。支撑这一消费行为的论点是买车要一步到位。在穿衣方面也跟着时尚走,去年西装流行尖领双排扣式样,今年变成短领单排三颗扣式样了,于是,那件八九成新的尖领西装就压在箱底里了。
    以实用的标准来衡量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做法太浪费了。浪费,在经济短缺年代,一直是受批评的靶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现在到了经济发展年代,倡导节约是否就不合时宜了呢?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会有不同的答案。若从纯粹消费能力和方式来看,节约与否完全是个人的事、单位的事。若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来看,就没有理由浪费了,哪怕是一个人口袋里的钱多得不得了。有位哲人曾讲过,地球上的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合理的需求,但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和挥霍。
    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依赖于各种资源。资源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大类。像铁铜石油天然气等矿藏,就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消耗掉一点,整个资源的总额就会少一点。而像树木谷物等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人类砍伐了一棵树后,只要在原地再种上一棵,若干年后,又会有一棵大树。但是,可再生资源的生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把生态环境破坏了,那么种下的树苗就不可能成活了,可再生的资源也会有枯竭的时候。所以, 无论是不可再生,还是可再生的资源,我们都要适度消费,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道理,不少人都懂,都能够理解。那么,为什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把节约扔在脑后呢?
    是面子观念在作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重形式、轻内容的风气。此风气折射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是讲究面子。自己吃饭时可以是一碗青菜一块豆腐,然而招待客人时,一定要点上10多个菜。点菜时自己也知道,客人是无论如何也吃不掉的,但还是要点这么多的菜,不这样,就不足以表达对客人的友好。
    第二是求方便的生活方式在作祟。现代化催生着人越来越聪明,也催生着人越来越讲求方便,商家服务迎合着这种生活走向:一切服务都是为了方便。于是,一次性的消费品就应运而生。从众的菜市场里的塑料袋,到宾馆里洗漱用具,一次性的消费品满地都是。一次性消费品泛滥的后果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急剧污染。
    第三是不正确的发展观在作祟。击鼓传花这个游戏是十个人围成一个圈传一朵花,如果每五分钟传递一圈,那么,一小时内每个人持花次数是12次,如果每分钟传一圈,那么一小时内每个人持花次数就有60次。速度为每个人带来了成倍的效益。经济发展与这个原理是相通的。现在有人曲解了这个经济发展原理,认为,只有高消费和高消耗才能拉动经济更快发展。伐木工人不停地伐木,运输公司不断将木头运到造纸厂,造纸厂满负荷地生产,印刷厂不停地印制包装盒,再是废品回收站敞开门来收购废纸,然后又叫运输公司把废纸运到造纸厂。表面上看,这种快速度能够拉动GDP的快速发展,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多少意义呢?
    第四是不恰当的攀比在作祟。一些学者的眼光似乎总是比普通人看得远。他们是坐在办公室里,放眼全世界。他们的文章讲话总会以发达国家的许多数据来与我国的现状作对比,要我们赶超这些数据。比如,美国人均汽车的拥有量2001年时就达到了八成,而中国2003年时才只有二成。目前我国人均年印刷品消耗约10美元,占全球人均消耗量不到1/5,只有美国的1/30,日本的1/40。学者们引用的数字并没有错,但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来赶超发达的国家这些数字。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达到了这个数字,带给我们的不会是幸福,而是一场灾难。因为,这些学者忽视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这两年小汽车刚刚开进家庭,我们就受不了了:路修了一条又一条,原来的两车道变成了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还是堵车堵车。车多,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广州市已有170万辆机动车,而且以每天几百辆上牌的速度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加剧了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是倡导还是限制汽车走入家庭,是要交通便捷还是要良好的人居环境,的确是两难的选择。
    有一份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总人口60亿,发达国家人口仅14亿,还有25亿人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能源设施,24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备。在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基本生活水平的情况下,现在对地球资源的使用,已经超出了地球承载能力的25%。如果46亿人口都赶上发达国家消费水平,需要20个地球才行。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上海靖庆包装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祝钦路5号   邮政编码:200120
联系人:徐先生   电话:021-67559633   手机:13501802099   传真:021-67559633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